口咽拭子:是将拭子探入口腔,在双侧扁桃体,以及舌根后较深处的咽后壁进行刮擦采样,反复擦拭3~5次收集黏膜细胞,期间不要触及舌头悬垂体、口腔黏膜及唾液等。 用来检测咽部或者是呼吸道的,病毒感染的类型。
鼻咽拭子:则是将长度大约15cm的拭子垂直插入一侧鼻孔,慢慢经过鼻腔深入到鼻后端,将拭子在鼻内停留15~30秒,轻轻旋转三次。
两者相比,口咽拭子更方便快捷,适合大规模筛查。 而且鼻拭子对于采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,如果操作不当,会给被采集的人造成不适,也可能影响采集效果。 对于鼻子脆弱的人来说,也有可能会引起鼻粘膜充血、水肿等。
其实无论采取哪种检测方式,其关键在于采集深度、采集是否到位以及和深部黏膜位置接触时间的长短,样本采集质量的不同直接影响检测准确率。
采样后:应在2-8℃下48小时内运送至实验室,未能48小时送至实验室的,应置于-70℃以下保存。标本送至实验室后应尽快检测或接种分离,48小时内能接种分离的可置于4℃保存。如未能接种的应置于-70℃以下保存。
采样拭子属于一次性使用采样器,是一类医疗器械产品,根据国家规定,不仅生产要进行备案,而且有严格的生产环境要求和质量监管标准,合格产品肯定无毒无害。
而“一次性使用采样器"属于医疗领域通用产品,可以对不同部位进行采样,也应用在不同的检测行为中,并非特别为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生产。
因此无论从材料还是生产、加工、检验过程,采样拭子都有着严格标准,保证其无毒无害,可以放心使用。
核酸检测是阻断疫情扩散的重要手段。当多个社区层面出现散在、多发病例时,需要多次开展大规模全员核酸筛查。北京核酸检测咽拭子一次性使用采样器